(原标题:摩尔线程冲刺科创板:国产GPU的破局者,从技术积累到商业变现)
近期,致力于国产高性能GPU研发的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向科创板提交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正式获受理。此举标志着这家本土科技新锐即将登陆资本市场,其发展路径与核心竞争力也随之揭幕。
资本市场的关注点,在于摩尔线程交出的“成长答卷”。 公司最新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首次全面展示了其深耕全功能GPU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商业化潜力,尤其是其构建的全栈技术壁垒和亮眼的增长曲线,成为市场审视其“破局”实力的关键窗口。
一、技术优势构筑自主GPU“护城河”
这份“答卷”的首要亮点,在于摩尔线程构建了从芯片到集群的全栈技术壁垒。
摩尔线程的“杀手锏”在于其全功能GPU架构MUSA,该架构涵盖统一的芯片架构、指令集、编程模型、软件运行库及驱动程序框架等关键要素。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摩尔线程率先实现了在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并且在FP8技术研发上取得系统性突破,成为国内少数掌握该项技术的GPU厂商。
自2020年成立以来,摩尔线程共发布5颗芯片,快速完成了四代全功能GPU架构的迭代和智能SoC产品,从“苏堤”到“平湖”再到“长江”,场景覆盖了云到端的智能计算。其中,“平湖”架构是摩尔线程在GPU芯片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增加了FP8和FP64等精度支持,大幅提升AI算力,还支持万卡集群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展现了在AI计算、图形渲染和科学计算等领域的强大综合能力。
MUSA这一架构的推出,标志着摩尔线程在国产全功能GPU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和国产AI芯片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据悉,基于该架构的最新一代摩尔线程AI旗舰产品MTT S5000,旨在在性能上对标英伟达的当家产品H100,并已在计算效率上实现了部分超越。同时,在3D图形计算领域,摩尔线程自主研发并率先在国内推出了支持DirectX 12的图形加速引擎。
摩尔线程的架构迭代速度,领跑国内GPU行业。自2020年至今,摩尔线程凭借快速迭代策略,有望更快地缩小与英伟达的差距。这种“迭代速度换时间”的战略,使得摩尔线程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部分“卡脖子”领域核心产品的突破。例如,公司MTT S80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已接近英伟达RTX 3060,而基于最新一代AI旗舰产品MTT S5000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更是超过了同等规模的国外同代系GPU集群。
这些技术上的快速追赶与核心突破,是摩尔线程在知识产权领域构筑的坚实堡垒。在专利布局方面,摩尔线程不仅注重数量的积累,更重视专利的质量和覆盖领域的深度与广度。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末,摩尔线程已拥有402项境内发明专利,全面覆盖了GPU核心领域。这些专利布局精准聚焦于“卡脖子”环节,形成了从芯片到集群、从软件到硬件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
二、营收CAGR达208%,实现稳步增长
摩尔线程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成功打入大模型训练推理、数字孪生、消费电子、数字办公、云计算,智算中心建设、能源、制造等多个关键市场,并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
从2022年到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从4,608.83万元到43,845.95万元的飞跃,复合增长率高达208.44%。这一显著的增长不仅彰显了摩尔线程在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更体现了其产品在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广泛认可。公司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为未来的营收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摩尔线程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已显著缩窄,净利润从2022年的-183,955.22万元逐步改善至2024年的-149,193.77万元,亏损缩窄幅度约为19%。
如何解读亏损?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战略性亏损”本质上是一场以现金流换时间、以资本换壁垒的精准战役。其核心逻辑在于:在技术爆发的窗口期,以可控的财务代价抢占不可逆的产业高地。这种亏损并非生存危机的被动结果,而是一种主动的进攻姿态——正如修筑护城河必然需要挖掘泥土,填平洼地的过程恰是构筑城墙的开始。特斯拉便是典型案例,其在连续亏损17年后,凭借自动驾驶专利矩阵牢牢锁定了电动车市场的王座。那些看似较大的亏损数字,实际上是丈量产业话语权的标尺:今天投入1亿元攻坚架构专利,明天就可能扼住万亿市场的咽喉。
但是,亏损缩窄的趋势表明其研发投入并非无底洞,而是有回报、有方向的战略支出,与营收增长形成了良性循环。
随着竞争壁垒的逐步建立和商业化的加速推进,GPU竞争焦点逐渐从技术制高点,转向研发费用转化效率的竞赛。摩尔线程的规模效应的显现:从2022年到2024年,单位研发投入创收从0.041元提升至0.323元,提升幅度约为7.88倍。这种亏损缩窄的趋势,结合营收的快速增长,表明摩尔线程的商业化能力正在逐步显现,其业务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了市场的初步验证。
这样的正向循环,是经过J曲线拐点的必备条件。
J曲线了描述科技企业在成长初期财务表现的常见模式,它形象地反映了企业在发展初期通常会经历一段亏损期,随后随着业务的成熟和市场拓展逐渐实现盈利,并最终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种曲线形状类似于字母“J”,因此得名。
摩尔线程的发展路径清晰,当研发投入持续转化为客户订单时,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的正向循环便已形成,有望加速走向拐点。如若顺利达到J曲线拐点,公司便有望较快地收窄亏损,逐步实现盈利。
此外,招股书披露的80亿元募资计划中,近70亿元将投入三款新一代芯片的研发,包括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图形芯片研发项目以及AI SoC芯片研发项目。这些项目直指三个商业化目标:提升千卡集群计算效率、突破端侧AI算力瓶颈、完善自主开发生态。这些举措有望进一步推动摩尔线程的商业化进程和盈利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滚雪球”式的增长。
结语
在长期被垄断的GPU领域,摩尔线程凭借快速的架构迭代速度,以及从芯片到集群的全栈技术壁垒和专利构建的技术护城河,勾勒出中国硬科技企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破局之路。
随着加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壁垒,从技术投入期向价值回报期跃迁,摩尔线程有望站上崭新起点。
杭州银行股票股,第一配资网,常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