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冬天格外冷,陈康攥着调令站在八路军司令部门口,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打着转。
这位新四军的老兵刚被调到新部队,满心想着能带兵打仗,结果上头一纸命令把他塞进了后勤部门。
"让老子去管仓库?"他心里直犯嘀咕,"这不是大材小用嘛!"
这可不是陈康头一回受委屈。早在红四方面军那会儿,他就带过一个团,打仗是把好手。可到了新部队,人生地不熟,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每天不是清点物资就是整理文件,闲得他直挠头。有回实在憋不住了,跟老战友发牢骚:"咱这日子过得,跟庙里的和尚似的,整天念经打坐!"
转机说来就来。386旅参谋长周希汉来师部办事,正巧看见陈康在搬弹药箱。这位老哥眼睛毒,一眼就看出陈康不是等闲之辈。"老陈啊,你这膀大腰圆的,窝在后勤可惜了。"周希汉拍拍他肩膀,"要不跟我去见见陈旅长?"
陈赓旅长可不是一般人,带兵打仗有一套,看人更是准得很。他让陈康当了个"副团长",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考验他。陈康心里门清:"这是要看看咱有几斤几两呢!"二话不说就带着部队上了前线。
头一仗就碰上个硬骨头。敌人占据有利地形,火力又猛,部队被压得抬不起头。陈康猫着腰在战壕里转了一圈,回来就跟营长们说:"看见没?东边那个小山包,守备最松。今晚咱给他来个夜袭!"果然,半夜里一个冲锋就拿下了阵地。战士们都说:"咱这'副'团长,比正的还靠谱!"
解放战争那会儿,陈康的部队被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有次行军途中遇到敌军埋伏,情况危急。参谋急得直跺脚:"团长,咱被包饺子了!"陈康不慌不忙点了根烟:"急啥?传我命令,全团上刺刀,从西边突围!"这一仗不光冲出来了,还顺手端了敌人一个指挥部。
陈赓后来听说这事,乐得直拍大腿:"好你个陈康,真给我长脸!"其实陈赓早就看出这小子是块打仗的料,就是故意压着他,想看看他有多大能耐。这招在部队里叫"淬火",好钢就得这么炼。
1955年授衔的时候,有人对陈康评中将不服气。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军衔是他用命换来的。从管仓库到带兵打仗,从被人看不起到独当一面,陈康这一路走来,靠的不是运气,是真本事。
要说陈康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不管在什么位置,他都能沉得住气。当年在后勤那会儿,别人觉得他被边缘化了,可他照样把工作干得漂漂亮亮。后来带兵打仗,更是把部队带成了主力。战士们都说:"跟着陈团长打仗,心里踏实!"
陈康的故事在部队里传开了,成了新兵教育的活教材。老班长们总爱说:"看见没?是金子总会发光,关键是你得经得起打磨。"这话不假,可他们没说的是,陈康这块金子,不光会发光,还能把别人的眼睛晃花。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杭州银行股票股,第一配资网,常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