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近日,昆明市延安医院医学放射影像科张夏医生因在2024年5月至2025年6月第三批“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被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卫生健康局授予“帮扶优秀专家”称号。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全面提升基层医院诊疗能力,昆明市延安医院积极响应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部署。2024年,医学放射影像科主治医师张夏奔赴德钦县人民医院,开启了为期一年多的驻点帮扶之旅,用专业影像技术为雪域高原的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帮扶期间,张夏累计审核并质控DR检查2499人次、CT检查5900人次、MRI检查500人次,用严谨态度为每一份诊断结果保驾护航。
德钦县高海拔、少人口、医疗条件较为落后,县人民医院除承担县辖区居民卫生健康任务外,每年仍需满足大量藏区居民的就医需求。初到德钦,张夏便马不停蹄地对放射科展开全面调研,细致梳理科室的技术短板、发展瓶颈与未来方向,结合自身专长锚定帮扶重心,制定出一套量身定制的提升方案,从检查流程规范、仪器操作标准到科室管理制度,逐项推进优化。
面对科室诊断人员紧张的困境,张夏主动投身日常报告的书写与审核工作,全力压缩患者等待时间。她格外关注2名新进年轻医师的成长,通过“手把手”带教帮助他们快速熟悉业务,有效缓解了科室人力压力。同时,她从日常病例中精选教学素材,指导科室医生打磨报告撰写细节,逐案解析影像特征与诊断逻辑。
经过一年多“面对面教学+实战演练”的双重打磨,科室医生的诊断能力显著跃升,常见病、多发病乃至部分复杂病症都能在当地得到精准诊断,让患者免于因本地诊疗能力不足而远赴外地求医的奔波之苦。
2023年,德钦县人民医院迎来首台联影1.5T核磁共振设备。然而,这台全新大型设备的投入使用,却让放射科陷入“操作难、诊断更难”的困境。张夏迅速联合相关技术人员,从各部位磁共振操作规范,到诊断报告书写逻辑、医学术语标准使用,展开全链条、无死角的指导。
如今,当地医生已能独立完成全身各部位的磁共振检查操作及诊断报告撰写,甚至包括DWI(弥散加权成像)、SWI(磁敏感加权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功能成像技术,彻底填补了德钦县人民医院无法独立完成磁共振诊断报告的空白。
更令人欣喜的是,磁共振服务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过去的预约制变为全天候服务,当天预约即可当天检查,急诊患者随到随做;报告时限大幅压缩,从隔日取报告提速至当日检查当日发放,门诊报告最快1小时出具,急诊报告最快半小时完成。这一系列变革不仅极大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为临床提供了快速精准的影像支持,更让检查人数大幅增长,让先进设备真正惠及雪域百姓。
此外,在张夏的指导下,科室优化了各部位常规CT增强扫描技术,精进头颈部CTA、肺动脉CTA等血管成像工艺,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针对当地医生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诊治中的难点,她系统开展解剖知识、影像表现、鉴别诊断等专题讲座,显著增强了团队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信心。
张夏始终坚持每日抽查评估检查图像与诊断报告,从操作流程到图像质量,从报告规范性到诊断准确性,全方位严控质控关,持续提升科室检查与诊断的合格率、优秀率,有效降低了误诊、漏诊及转诊率。
她通过常态化小讲课、疑难病例研讨会等形式,激发科室医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她积极参与院内大会诊,指导临床医生阅片技巧,促进多学科协作。
一年多的深耕细作,“师带徒”项目结出硕果——2名徒弟已能独立完成X线、CT及MRI的操作与诊断工作。一支“带不走、能打硬仗”的放射科团队在德钦悄然成长。
昆明市延安医院医学放射影像科与德钦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已构建起多元化帮扶机制,通过支援帮扶、远程会诊、技术指导、人才带教等多种形式,持续输送专业力量。
杭州银行股票股,第一配资网,常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